近日,财险三巨头人保、平安和太保纷纷发布了2021全年业绩报告,受车险综改、河南暴雨、“烟花”过境等因素影响,三家公司车险保费出现不同程度下降,承保利润出现大幅下滑。
三巨头在年报中也提到了2022年车险业务的发展规划,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小财险公司也可当做借鉴。
01 中国人保
中国人保副总裁、人保财险总裁于泽表示,未来公司车险经营将以坚守盈利底线、确保份额稳定为主线,深入践行有效益发展理念、“去中介”理念、优化业务结构理念、差异化经营、精细化管理理念和创新驱动发展理念,不断推进车险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具体举措包括:
1)坚持车险有效益发展原则。分类锁定目标综合成本率,严格实施价费联动,确保价格费用和风险保持基本匹配,实现保单年盈利。
2)聚焦家用车发展,持续优化业务结构。加强资源整合,提升家用车新车份额。对存量业务,坚持“提续保,优转保”的工作思路,持续提升续保率,提升转保业务品质。
3)坚持强化直销直控渠道建设,去中介,提高客户黏性和忠诚度。
同时,于泽还指出,公司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战略发展机遇,早在行业新能源示范条款开发期间就着手大数据应用技术的储备,通过与电池供应商、新能源车企等多方合作,加强数据资源跨界融合,实现对新能源客户使用性质等用车行为的精准识别,制定了更加明晰的定价策略。从目前掌握的数据看,有信心让公司新能源汽车险经营保持盈利,看齐整体车险。
于泽还预计 2022 年人保车险赔付率稳中略升、费用率稳中略降,整体综合成本率保持稳定。预期 2022 年保单年综合成本率将控制在既定目标以内。
02 中国太保
积极应对车险综改、大灾等影响,不断深化客户经营
1)持续深化分客群闭环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客户直接触达和精细化经营能力,车险续保率持续提升;
2)建设线上线下、前中后台一体化个人客户智能化运营平台,线上化率再上新台阶;
3)围绕个人“住、行、医、消”等生活场景,积极拓展车非联动模式,深入挖掘客户价值。
太保产险董事长顾越表示,从行业来看,行业整体保费比综改初期明显回升。此外,新能源车专属条款实施后,中国太保整体的标准保费略有上升。
对于2022年全年的车险保费增长趋势,顾越认为,两个因素很重要,一是整体车市的发展情况,二是从车市来看,车市处于低迷状态,只有新能源车一枝独秀,增长较快。
“虽然从当期来看,新能源车的综合成本率偏高,但纵向来看,从时间轴变化来看,业务品质也得到了持续优化,保单成本在持续下降。中国太保认为,只要多管齐下,科学管控,新能源车的成本将趋于稳定,对未来的发展是积极的推动作用。”顾越表示道。
03 中国平安
平安产险业务品质保持良好,车险原保险保费收入逐步恢复增长。
2021年,平安产险不断优化客群结构,加强风险筛选,整体综合成本率同比优化1.1个百分点至98.0%,承保利润同比增长145.7%至51.36亿元。
2021年平安产险车险保费1888.38亿元,同比下降3.7%,车险综合成本率98.9%,高于人保财险和太保财险,其中四季度车险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8.7%。
“平安好车主”APP作为中国最大的用车服务APP,截至2021年12月末,注册用户数突破1.5亿,累计绑车车辆突破9,500万;12月当月活跃用户数突破3,700万。线上理赔服务持续领先,平安产险家用车”一键理赔”功能使用率达92.2%。
汽车之家推进生态化战略升级,积极打造新业务格局,实现营业收入72.37亿元,净利润25.82亿元。得益于汽车厂商和经销商营销方式的转变和不断推进的数字化转型,在线营销及其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1.6%,占比30.9%。汽车之家于2021年3月在联交所二次上市,并于2021年6月初获准纳入恒生综合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