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讲杜琪峰的《以和为贵》。出于显而易见的原因,我隐去了主标题,只采用了副标题。
“以和为贵”,典出《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译文是:礼的作用,贵在能够和顺,指按照礼来处理一切事情,就是要人和人之间的各种关系都能够恰到好处,都能够调解适当,使彼此都能融洽。——可见,以和为贵这个词从出现的那一刻起,就和“礼”分不开关系,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礼”也从单纯的礼仪变成了可以用物质取代的东西。
因为题材缘故,在《以和为贵》里,这个“礼”表现得更加赤裸。比如说,电影正片一开始,在深圳南山区谈物流中心生意和山寨生意的古惑仔吉米,就得到了实际职权不明的何科长意味深长的“感谢”。
看过《人民的名义》的都知道,小官巨贪并非不可能,有些单位的“吏”在系统内的职务等级并不高,只属于基层干部,但因为任职单位掌握了一些经济命脉项目的审批权,就成为“位高权重”的典型——就像赵德汉,论职位只是个部委下属的处长,但因为处于关键岗位,换个树大招你风的部长,他都不一定愿意干。
之后,镜头转向和联胜内部的聚餐。一心想要在两年后接班林怀乐的东莞仔,为了向自己的干爹“献礼”以得到支持,一出手就是三座纯金制造的福寿禄雕像——社团也是要吃饭的,东莞仔作为话事人手下的五大将之一,眼睛每天一睁就是几百人的吃喝拉撒,能拿出钱来送三座纯金福禄寿雕像,可见他对新一届的话事人志在必得:福禄寿纯金雕像虽然贵重,但是送一个掌握权力多年的社团大佬这个东西,就是在提醒说,他已经到了该退休的年纪了。再不退下来,就只有送一块大金表了。
只不过,这场“鸿门宴”的水深,已经远远超出东莞仔自身的理解能力。对于东莞仔来说,自己够狠够拼,出手够阔绰有实力,那么自己就该做新一届话事人。导演杜琪峰借东莞仔这个角色,想表达的是一种对以“跛豪”为代表的老式社团的致敬与鄙夷;而本片的主角,则是代表着新时代的吉米(古天乐),东莞仔这种只会喊打喊杀的旧社团代表,在话事人选举正式开始前就已经出局了——已经成为既得利益者的社团的叔父辈们,根本不会容许这么个惹事精成为社团下一届话事人。
张家辉饰演的飞机是饭局所有人里最特殊的一个——六个人的饭局里有三个势力,林家栋饰演的东莞仔和倒酒的林雪是一组,飞机和林怀乐是一组,师爷苏和吉米是一组。
虽然都是典型的大佬+副将的组合,但飞机是最工具人的一个,他的实际身份不是林怀乐可以信任的副将,是和陈洪公公一样的会被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利刃。
我们知道,东莞仔自己是很厉害的,吉米从号码帮请来的高手“加钱哥”,最终就死在东莞仔手下。飞机作为不会用脑的古惑仔,最可能的结局也就是被林怀乐拿来和东莞仔对冲,然后用完了卖掉而已;毕竟,林怀乐自己的目的是永续自己在岛上地下社会的权力,他许诺给飞机的支持完全就是放屁而已——除了执迷不悟的飞机自己,其他所有人都没有把飞机放在眼里。
林怀乐本人是这场饭局开始前真实实力最强的人。在《*社会》1里,他上位之时,局势还没有现在这么复杂,搞定了梁家辉饰演的对头,就没有人有能力和他竞争,他也确实靠留下“哪有人钓鱼不戴头盔”的传奇,坐稳了自己话事人的位置。
如果说,东莞仔代表的是“过去”,林怀乐则是代表了“现在”。渡过了最初的混乱时代,幸存的地下势力当中,叔父辈们的话语权是最大的,即便明面上不管事,因为年轻时候的功绩和权力,这些人在年老后获得了辈分与决定权。
所以,林怀乐虽然是明面上的话事人,但社团里头还有一个隐形话事人D伯。D伯在林怀乐最初上位之时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和谋求直接连任的林怀乐相比,D伯恰恰是以另一种方式连任成功的林怀乐,也是社团从纯粹的打打杀杀决定谁是话事人的模式,转型成权术平衡模式的关键人物。根据D伯的自述,他年轻的时候也想连任,但最后还是放弃了,转型成隐形话事人,通过放弃管理权但保留董事会(社团)话事人(CEO)决定权保证自己的核心利益。
这个模式是广为认可的。即便最后吉米铲除掉所有对他有威胁的人,而成为唯一候选人,最后的叔父辈投票流程也是走过的。但是,林怀乐本人不这么想,他不接受隐形话事人的模式,他更希望“社团人治社团”(D伯有决定权的前提就是退休了)能够制度化,从而永续自己的统治。
为此,林怀乐不惜制造D伯的“意外身亡”。这一手段,彰显了他对自己实力的绝对自信,也最终让他彻彻底底站在了叔父辈的对面。他这么做的判断是——他认为自己可以联合东莞仔压制乃至除掉吉米;于是,叔父辈们便不得不在惹事精东莞仔和老谋深算的自己当中“含泪”选一个人。他赌叔父辈们最终会妥协。
他可以说是“算无遗策”,只是“时代变了”,力量的强弱转换在瞬息之间就会发生——从吉米决定参选的那一刻,吉米就是实力最强的候选人了。
古天乐饰演的吉米一开始是不想参选的,他只想早日洗白上岸做正经生意;为此,他一开始拒绝了D伯的“钦定”(D伯的打算是自己彻底退,隐形话事人交给林怀乐,话事人交给吉米);但这毫无意义,他能抗拒D伯,却不能抗拒这场地下社团权力斗争的新玩家:和D伯一样看重他的能力和潜力的石副厅长。
尤勇饰演的石副厅长布下的局,要比社团里的所有人都要文明,也都要难以挣脱,因为石副厅长搞的不是阴谋而是阳谋。他在确定人选之前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所以他清楚的知道吉米最大的心愿,为此他从师爷苏入手(师爷苏在看守所说自己认识副厅长),钓到了吉米这条大鱼。
事实上,全力以赴的吉米也确实没让他失望,他成为了话事人,也成功的做好了两岸三地的生意,在这个意义上,他是最具有统战价值的人。
对于石副厅长来说,这是最好的结果。石副厅长对岛上社团的认知是非常清楚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不可能根除掉这伙历史渊源深厚的人,所以只需要将他们管束在一个可控范围内就可以了。
在吉米之前,便已经有了一个成功案例——只要吉米也成功当上说了算的话事人,最终纳入经济发展体系,吉米上位过程中的一切问题,都只是“误会”罢了。比起南山区的生意和岛上的繁荣稳定,别说出几个二五仔,就算是剁了阻挡历史潮流的人喂狗,也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对于当时的杜琪峰和岛人来说,这套玩法带来了一个五味杂陈的结果。吉米是他们的化身,最终兼具了社团话事人的一切理想:权力永续、不用担心强制力量三天两头找上门、只要自己继续赚钱,就可以用钱解决一切问题,社团的打打杀杀彻底远去,以和为贵成为主流。唯一的问题是,他要成为“我们”信任的人,就要从一颗不闻一名的路边野草,变成得到百万大山供养的参天大树。
只是,“时代变了”,对于社团是这样,对石副厅长而言也是一样。片尾那个意味深长的构图,比我们想象中更加的意味深长。面对算无遗策的石副厅长,吉米只不过是一颗野草——石副厅长背后坐镇的是有千千万万的野草的大山,而这些千千万万的野草,看到了吉米的枝繁叶茂,也就意识到了这枝繁叶茂从何而来了。
吉米可以用钱来解决一时,可吉米能用钱来解决一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