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9月 29, 2023

怂有怂的办法:关于债基的一点学习心得

这两年大家发现一个问题,2019年至今大放异彩的明星基金经理也有一个很大的问题——离职频繁。

其实,在少有人关注的「偏债」领域,优秀基金经理更加稀缺,更容易被挖,因此这里的离职率远比明星股票型基金经理们高。

只不过,偏债领域的受关注度不太高,即便是明星也少有报道。

我之前精选过一些偏债明星,本想列一个类似「优秀主动型基金经理名单」发给你们,结果发现离职率真的很高,跟踪也烦,做不到一劳永逸,遂放弃了。

但可以给大家选择债基/偏债混合必看的几个指标——

怂有怂的办法:关于债基的一点学习心得

年度收益率,任何一年都不能为负,重点看2016和2018。

这点非常重要,与持有体验高度相关。

季度收益率,无法苛求每个季度都盈利,但季度亏损的个数越少越好,同样的,这点与持有体验高度相关。

最大回撤统计,必须认识到,大家持有债基时,对亏损的容忍度和耐心都很差。

股票持仓占比,最好的配置是,股票占比不高,总体收益不错。此外,基金报告里的一个细节也值得注意,即债券利息收益、债券投资收益、股票投资收益三者之间的关系。这能非常直观地告诉你,这支偏债混合基金的收益来自哪里。方便进行真实的归因。

机构持有占比,也是一种背书,有的债基机构占比可以在95%以上。

规模,偏债基金是否有规模上限?暂时还没发现定量分析,不过从去年开始被越来越多人关注的「安信稳健增值」,其规模一直在快速膨胀,是个不错的分析对象。

··· ···

其实2022年是个观察债基(泛指,含偏债混合、固收+)的重要年份。

优秀偏债混合、二级债基在2018年大熊市是可以实现年度正收益的。

2022年一季度,随着股债双熊,很多债基的表现很不理想。它们能否最终实现年度正收益,就很值得观察。

进一步地,我们对债基的认识和定位要提升到「类现金资产」「应急资金存放地」的高度。

当你抱着这样的预期,这类资产在任何时间段内能否持续实现正收益,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手头在进行的一项工作是对历年「晨兴奖」提名和获奖债基进行一些定量分析,到时候会把成果分享给大家。

相关文章

财保研习社高端交流群

spot_img

热 门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