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战役,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一段令人伤心不忍提的话题……
抗美援朝中最让80后90后所熟知的,应该就是《谁是最可爱的人》了,初中要求背诵的文章,现在还能诵读几句:
谁都知道,朝鲜战场是艰苦些。但战士们是怎样想的呢? 有一次,我见到一个战士,在防空洞里吃一口炒面,就一口雪。
我问他:“你不觉得苦吗?”
他把正送往嘴里的一勺雪收回来,笑了笑,说:“怎么能不觉得苦?我们革命军队又不是个怪物。不过我们的光荣也就在这里……
他把小勺儿干脆放下,兴奋地说:“拿吃雪来说吧。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他们可以坐在挺豁亮的屋子里,泡上一壶茶,守住个小火炉子,想吃点什么,就做点什么。”
他又指了指狭小潮湿的防空洞说:“再比如蹲防空洞吧,多憋闷的慌哩。眼看着外面好好的太阳不能晒,光光的马路不能走!可是我在这里蹲防空洞,祖国的人民就可以不蹲防空洞呀。他们就可以在马路上不慌不忙地走呀。他们想骑车子也行,想走路也行,边溜跶边说话也行。只要能使人民得到幸福,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抗美援朝最著名的部队是“万岁军”。38军获得万岁军的称呼,就是在朝鲜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清川江战役表现出色,被彭德怀高呼“三十八军万岁”。
《谁是最可爱的人》描绘的就是其中的松骨峰阻击战。
而长津湖战役,在当时,稍显落寞:
整个抗美援朝战役中,一共四个正师级指挥员被撤职,长津湖占了两个。88师番号被撤销,缩编为1个团……
此战后,88师主要领导均被撤职,师长吴大林差点被枪毙,罪名是存在”消极畏战情绪”。这位1932年就参加红军,解放战争时期是华野旅长的战将,最终没有获得任何军衔。
长津湖从结果上打赢了,但没达到战役目标,同时我军损失惨重。
长津湖整体来看,应当说是:
天才的战略
落后的战术
英雄的战士
天才的战略:
精准的判断出美军的战略进攻方向
精准的调配兵力形成局部战场优势
精准的战略决策调整了战斗的节奏
落后的战术:
跟不上时代的后勤补给造成了大量非战斗减员
跟不上时代的武器装备造成了战场上牺牲巨大
跟不上时代的战场战术造成了达不到完整目标
英雄的战士:
有穿插战场带领部队击毙“敌酋”的连长
[志愿军第27军80师239团4连,连长李昌言]
有肩膀顶住支架摧毁敌军牺牲的“炮王”
[志愿军第27军92步兵炮连炮手、班长孔庆三]
有为完成阻击遭遇-40°冰雪牺牲的连队
[志愿军20军59师177团6连,60师180团2连,27军第88师242团5连]
长津湖战役对于中美两国某种意义都是“胜利”:
美方认为:在极其不利的外部环境下,海军陆战队抵御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进攻,并成功撤退
中方认为:在极为困难的战略形势下,中国人民志愿军抵御了美军战略狂妄进攻,并扭转大局
长津湖战役其实同时打醒了美国和中国:
美国意识到,中国不会屈服,不可能被征服。
中国意识到,美国能打硬仗,战斗能力强大。
在过去几天……一场发生在“金融市场”的“长津湖”战役打响……这场战役的得与失,待未来(周六)慢慢复盘……
70多年过去了,当年之美国不是今日之美国;
70多年过去了,当年之中国不是今日之中国。
面对美国,至少要做到两点:
要有长期必胜的信心,战略上藐视美国
又有久久为功的耐心,战术上重视美国
至于,这场新时代的“抗美援朝”金融战争会打多久,借用教员的一句话:
“时间要打多久,我想我们不要做决定。过去是由杜鲁门,以后是艾森豪威尔,或者美国的将来的什么总统,由他们去决定。他们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胜利。”
而我们为什么要打这场仗?
或许是为了堂堂正正地对美国说出:
“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
或许是为了不必听到美国傲慢地说:
“跪下,给你饭吃!”
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