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2月 1, 2023

以中国之名,欧美两强之间开干了!

以中国之名,欧美两强之间开干了!

自己人打起来了

近期,欧洲人气炸了。

先是马克龙指责美国人卖高价气给他们,属于趁火打劫。

然后,欧盟官员直接说,本次俄乌冲突中美国人赚大发了,Blablabla

要说之前欧洲人完全没有看懂,应该也不是。都是老牌殖民地大国,这点小心思不可能看不懂。

然而,此前不揭穿的事情现在公开怼,欧洲人是有自己的几个小心思:

  • 美国人在卖能源这件事情上,做的实在过分,远超欧洲预期;
  • 本土民众反弹越来越厉害,光靠甩锅普京已经不管用了;
  • 各国的在野党趁机制造政治话题,为自己后面上台捞资本;
  • 穷尽了大量政策工具来维稳,但是,目前来看2023年欧洲经济硬着陆的风险巨大,这就是提前打预防针了;
  • 为减少对乌克兰的军援做好铺垫。

直接干不过美国,但是,制造一个舆论环境,还有各种现实的卖惨,美国人还要逼逼也很难了。

当然,美国人最近有个事情更加夸张,其实是直接点燃欧洲不满的导火索。

之前,美国以封杀中国电动车的名义,搞了一个《降低通胀法案》。名字一看,好家伙,就是美国内政。对外的主张,就是对付中国的电动车全产业链,包括但不限于市场、技术等很多方面。

然而,拜登在里面的藏了“私货”,不仅将韩国企业也视同中国电动车企业一样排除在美国市场之外,连欧洲企业也一并打击。

换句话说,说好是一起干中国,搞了半天,自己也被美国人干了。

因此,近期马克龙又怒不可遏,直接吼起来了:别想既要我们在对华问题上帮你,又对我们实施通胀法案。

如果不是气疯了,何至于此?

———————————————

说好的兄弟,搞了半天是塑料做的。

美国明面上是对华发动产业链战争,其实对自己的盟友也发动了产业链战争。

因此,可想而知,欧洲感受到严重的背叛,被人家卖了还要帮人家数钱。

这也就算了,毕竟欧洲还是民主选票框架,后面如何向本土民众交代?不能交代,那随之而来的只能是“滚蛋”。

所以,近期欧盟也跳出来了,直接说美国人违反WTO规则。

可以想见,如果这事仅仅是针对中国,那绝壁他们不会这么说。

另一边,韩国也是可怜,美国不许韩国卖芯片给中国,自己的电动车产业还要被美国人封杀。只不过,韩国实在是小国,搞不过美国,也只能靠多次央求来尝试解决。

但是,对于欧洲而言,他们不会选择这样的路子。而且,俄乌冲突至今,欧洲也多了一丝疑虑,美国现在不仅仅是要割韭菜,甚至还要抢饭碗。

割韭菜,就是欧洲赚到的钱,美国拿走一些,就当保护费,也就算了。抢饭碗,那就是连赚钱的工具都被没收,这就是釜底抽薪,那欧洲怎么可能同意?

当然,这事也证明,美国现在的债务压力是很恐怖的,即使如此收割了,还要去没收人家的制造业饭碗。

也因此,美国的债务不仅风险大,而且离爆雷其实也不远,否则,拜登何至于此呢?!

由于目前北溪管道被炸,欧洲的能源危机就是长期性的,这意味着欧洲大动脉失血也是长期性的。在成本失控的背景下,现在收入端还要被美国人这么搞,这后面日子怎么过?

所以,我们可以说,如今根本不是什么中美产业链战争了,而是全球产业链混战。大家都相互抢饭碗,没有底线,也不会有底线。剩者为王的逻辑下,各国都会进入有形之手强势干预经济和产业的模式。过去这么多年所谓的新自由主义理念下政府尽可能少干预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事实上,欧洲突然拼命砸钱给芯片,表面看是针对中国,其实是针对美国。因为,美国是要没收其它国家手中的芯片各大环节的优质供给,这让欧洲在电动车纠纷后进一步对美国谨慎。前面有荷兰表态拒绝,其实就已经是欧洲的一个重要态度。那么,到了这一步,虽然中国芯片更多要靠自己,但是,美国要如愿以偿也很难了。事实上,欧美的分歧多少还是可以给中国喘气,毕竟最大的需求在我们这里。

———————————————

站在美国这边,它总觉得全世界都是靠它的,所以,自然对欧洲的反弹不在乎。

美国更加关心的是自己的利益能否保住,这也就使得美国与欧洲的博弈也在悄无声息的开展中。

目前很多国家偷偷买俄罗斯石油,包括欧洲。这让美国非常恼火,正在启动审查。因为这样下去,俄罗斯就算被没收了外储,还是可以有足够的资源打赢这场战争。其实,我们仔细看整个事情,俄罗斯并没有在财政收入端出现崩塌,这就已经是最大的胜利。打仗打的是钱,时间一久,北约和美国也不可能一直这么给钱,那天平就会倾斜。

然而,欧洲人也要吃饭啊,美国根本不关心欧洲的生存成本边界线的情况下,欧洲的反击也会进一步侵蚀美国全球统治的基石,放大美国的全球体制成本。

此外,欧洲现在债务已经是控不住了,最来钱的德国也进入“高举高打”的债务驱动模式了。

对于欧洲而言,眼下是生存之战,否则后面就是迷失N年的宿命了。

只不过,公开叫板美国的底气很不足,所以,欧洲现在很多事情都是扯中国、扯俄罗斯。

据说,为了对付中俄,欧洲要强化军工、新能源、芯片、电动车等很多前沿领域的产业补贴。

但是,时至今日,这其中含有多少是针对美国人的成分,已经是阳谋了。

川普时代,美国不甩欧洲,还要明抢;拜登时代,美国各种PUA欧洲,最后是连饭碗都要没收。因此,未来无论哪个党上来,欧洲对于美国的信任度也是大幅下降的。

从宏观角度来看,全球化时代各国之间基于生意的信任,如今已经彻底荡然无存了。有的就是算计,就是无奈中不得不进行交易,更多的以捍卫本土就业、财政、企业、金融为主。对外都是抢,各种方式抢,谁老实谁吃亏。

说句难听的,现在还有WTO什么事情吗?美国人早就实质性废掉它了。

原本就是一起做生意,现在为了各国内部填窟窿,生意会像战场一样,各种尔虞我诈下三滥。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说,本轮全球化不仅结束了,而且明年最大的风险之一其实是,这种如此残酷的博弈会引发“全球供应链重大危机”。

需要知道,这不是2021年供应链中断的翻版,而是各国抢产业、搞死别人产业的一次重大危机升级。

我们可以这么说:

2023年,全球实体经济危机的第二浪高潮要来了!

这也就意味着,中国未来更多只能是:一边自己拉内需行情,一边自己搞产业升级;全球范围各种横纵博弈,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之间各种套利。

也因此,展望2023年,中国房股的结构性行情,其实已经是板上钉钉,是真正意义上的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否则,何来内需?

只有内部稳住了,才可以全球范围各种套利!

留下一个答复

相关文章

财保研习社高端交流群

spot_img

热 门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