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2月 1, 2023

愿这世界如你所愿

1993年3月27日,八届全国人大投票选举出新一任国家主席。而就在两个月前,彼岸的克林顿正式入主白宫。

克林顿形象俊朗,口才了得,且正值壮年,精力充沛,在西方的人气超高。但他毕竟刚刚入主白宫,资历尚浅,面临限制颇多。

国会方面,大佬弗利从老布什时期就担任众议长,对小年轻的克林顿口服心不服;共和党方面,知道民主党当政后想把战略重心从中东向亚太转移,憋着劲儿想使绊子。

美国虽然赢得了冷战,但在1992年时国家债务已达3000亿美元,经济甚至出现-1.7%的负增长。共和党长达12年的执政,在军工领域挥霍无度,给经济基本面造成极大冲击,物价高涨。

可以说,克林顿面临的是一个经济上的烂摊子。

面对内部的种种压力,高举经济牌的克林顿,亟需外部增量来盘活存量,以便推动新的议程。

彼时的中国,党的十四大也刚闭幕不久,明确了要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而当时,美国领衔的G7正对我们发起严苛的贸易和经济制裁,外部形势不容乐观。

更重要的是,苏东剧变和苏联解体造成了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怎样处理对外关系,尤其是同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关系,是领导层面临的最重大命题。

治大国如烹小鲜。必须把握好火候,找到时度效,而不能一厢情愿,或者一点就着。

当时的驻美大使,是李鸿章的从孙李道豫。他从克林顿当政以来各方面的变化判断,美国的对华政策可能转向,并给北京发来了大量的分析报告。

而筹备已久的“汪辜会谈”,于当年4月的新加坡如期举行。

这是1949年以来,隔绝四十年的两岸首次正式接触,而背后的美国民主党,推动这次会谈的顺利完成,也为中美关系的转向发出了信号。

愿这世界如你所愿

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海皇大厦举行首次会议

但双方关系的回暖哪有这么简单。政策的转向,往往牵涉太多,推行并不容易。

7月23日,美军宣称驶往伊朗的中国“银河”号货船载有用于制造化学武器的违禁品,违反了对伊朗的禁运条例,派遣海军舰船、飞机长时间近距离跟踪,并强行登船检查。

愿这世界如你所愿

从国际法上讲,一国军队以莫须有的理由截停令一国的商船,已经是侵犯了主权,是最露骨的挑衅和侮辱。

另一边,9月23日的蒙特卡洛,2000年奥运会举办地的角逐进入关键时刻。曾在前三轮投票中居于领先的北京,在最后一轮被悉尼超越,以两票之差饮恨败北。

几年后真相披露。美国在外围施加压力,逼迫承诺支持中国的埃及和保加利亚弃权,又默许澳大利亚对肯尼亚和乌干达的代表贿赂,将选票投给悉尼,截取了这份不光彩的荣耀。

虽然这些也许都不是克林顿方面的授意,更可能是共和党和国会的保守势力在阻挠中美走近,但这些羞辱着实让所有国人都愤怒难当。

面对正迅速降温的中美关系,克林顿接连写了两份亲笔信,托李道豫转交北京,邀请时任中国最高领导人参加APEC首届非正式领导人峰会。

克林顿当然知道中国的分量,希望借助中国,开展他梦想中的亚洲议程。

而对于我们,这场会面也十分关键。如果能成行,这将是90年代中美领导人之间的首次会面,将极大扭转因外部制裁导致的经济困难,为国内发展引入关键变量,盘活几近陷入停滞的改革进程。

是隐忍还是勃发,取决于目标是什么。

选择面子,当然可以赢得大量支持,一时无忧,但却失去了宝贵的机遇。有些时候,外部条件一旦失去了,就再也没有了。

中国人经历的屈辱不少了,而经验只有一条,那就是落后就要挨打,实力才是王道。保持清醒,发展自己,才是永恒的主题。

93年的冬天,时任领导人踏上了前往西雅图的航班。不久之后,美国便逐渐取消了制裁,中国迎来了又一轮经济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1993年,中国经济排名全球第十,经济总量只占全球的1.7%;2022年,中国经济坐二望一,经济总量接近全球的20%,已超过美国当年GDP的70%。

盛世之下,回首当年的艰难抉择,感慨更多。

愿这世界如你所愿。

留下一个答复

相关文章

财保研习社高端交流群

spot_img

热 门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