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有国籍,特别是传媒企业,一定代表了一些人的立场。
最近乌克兰总统办的人很着急,因为马斯克掌握了推特之后,就下架了乌克兰战争的标签,也不让人说俄罗斯的坏话了,乌克兰总统办的人能不着急吗?
事情的发展有的时候我们可以大致估计,有的时候我们只能听天由命,有的时候甚至可以看看热闹。
就好比有人一心要当火星公民,或者是一心要讲科学无国界。但是话分两头说,就像是人和人的关系都是互相的,你和人家好,人家是否和你好,这是个问题。
你要当火星公民,人家觉得你的东西是中国的,然后就要出台禁令,商业可以没有国籍,但是企业一定有国籍,禁令的主要内容是要在谷歌和苹果两个平台下架这家火星公司的产品,如果获得通过,结局就是全球封杀、
于是,快手公司躺着就赢下了这一局。
不管火星企业再怎么在各国发展,迎合国外的政策也好,还是煽动国内的情绪也罢,事情就是这样的发展。能不能让快手赢下这一句,不取决于它,而是取决于美国的议会。
最近的世界没有风平浪静,塞尔维亚的局势一触即发,伊朗也做为潜在目标上了布林肯的名单,还有一些企业从原来的地方搬到了美国,还有一些企业上了美国人酝酿中的禁令名单。
布林肯四面出击,到处敲打,是因为原定的战略方向没有取得成果,前脚去乌克兰要查账,后脚原本能给乌克兰生产援助武器的公司就纷纷表示产能下降,单子可以继续接,交付需要排队等。
乌克兰人在俄罗斯方向也讨不到好,南方前线的乌克兰交换比众说纷纭,乌克兰方面表示是1.3:1,俄罗斯方面没有说话,北约表示可能在5:1左右。
统计数字可以骗人,但是医疗击穿骗不了人。
原本受伤较重的乌军士兵会被送到基辅住院治疗,现在基辅的医疗系统已经被前线送来的伤病击穿了,大量伤员被送到了基辅,床位和大夫都不够了,这个事情做不了假,毕竟是泽连斯基亲自签的命令,暂停住院。
这不能说明北约估计的对,但是起码能说明泽连斯基政府的战报在统计数字上做了手脚,这样的手脚北约方面能看出来,布林肯自然也能看出来。
讨不到好,但是还是要做点什么,刚刚结束的中期选举,拜登政府领衔的民主党小输一阵,如果不做点什么,现在美国经济上通胀齐飞,地缘上中亚尽失,军事上乌克兰把自己的医疗都击穿了,三线齐败,怎么应对即将到来的总统选举?
所以,要敲敲打打,到处找柿子捏一捏,病急还要乱投医,三线皆败,哪能不到处试试?
所以,有了塞尔维亚的挑衅,如果能在南欧拿下塞尔维亚,地缘上起码不算输。
所以,有了伊朗的颜色革命尝试,如果能破了伊朗这一关,能源上就能让油价降一点,通胀起码会下来。
所以,有了到处拉企业的黑名单,如果能在东亚取得一点胜利,那可就全盘都盘活了。
这样行吗?
不行。
与其挑衅塞尔维亚,不如真抓实干的给盟友一点利好。与其在伊朗挑拨舆论,不如实打实的加强查账和反腐,与其给 的企业拉黑名单,不如自己好好的做做研发,哪怕是给企业一点补贴。
统计数字会骗人,医疗击穿不会,这个道理布林肯在面对泽连斯基的时候懂,面对自己的问题,怎么就不懂了呢?
布林肯困兽的姿态是骗不了人的,干实事强内功和吹赢麻不干事之间的区别,都能看的出来。艰难但正确的事情一个不做,就喜欢到处找软柿子,赢的把握能有多大?
不大。
不管再怎么在嘴上说赢,实际上有没有赢,人心里都有一杆秤。把赢喊的震天响,不过是徒赠笑柄。